哈喽,大家好,欢迎来到龙门阵不知道第多少期节目,我是你们的主播之一尼克。
hello,大家好,我是红瓷,一个在北京北五环外北漂了 6 年的天津人
又是北漂了 6 年,然后又在五环外。嗯,就有种又属于这个城市但是又边缘的感觉啊。
00:32📍 也许合租的小房间是你的卧室,公司是你的书房,但整个城市是你的客厅。
我和红瓷一样,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也一直在北京生活。嗯,我觉得北京这座城市有个很有魅力的点就是,你即便身在其中,也很难窥见它的全貌。因为首先在地理意义上它确实无与伦比的大,漫长的通勤足以让各个圈层的活动范围隔绝在他们各自的两点一线之间。但另一方面,我觉得这种广袤也赋予了它无与伦比的层次感和探索空间
有个乐队我挺喜欢的,叫五条人。我记得他的主唱说过,他当时刚去广州的时候,花 350 块住在石牌村那个很小的房间。那个时候他就说这个是我的房间,但是整个城市是我的客厅,所以对于很多像我们一样在大城市漂泊的人来说,也许合租的那个小房间是你的卧室,嗯,公司又是你的书房,但是你拥有整个城市作为你的客厅。所以我们平时就不要总在卧室和书房呆着,没事也可以去客厅转转,去探索未知和经历生活历险,我觉得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年 city walk 这个词又火了起来
那在我们不朽真龙的团队里面,其实红瓷它对于北京的探索是非常刁钻的,这种刁钻到了什么程度呢?就是有一次我在朋友圈发了一张餐厅的照片,然后红瓷他就通过背景里面标志性的装饰就认出来的是北京的哪家餐厅。所以说以至于我刚认识红瓷的时候,我一度以为他就是北京本地人,后来才知道原来人家是 city walk 爱好者。
02:31📍 红瓷:一个在北京北五环外北漂了6年的天津人,城市探索爱好者。
这个词其实最开始我自己 get 到这个词,应该也是在那个前两年的特殊时期之后,因为那个时候省际的旅行是不太方便的,大家只能在省内去玩。那个时候无非就是有 city walk 这个词,还有一个露营这个词,我其实是因为这几年在北京北漂,我一直住在北京的北边,五环外,然后之前是住在海淀那边,那那边离山比较近,所以我会有很多的时间去爬山,每周可能把一个山当公园一样。然后最近这一年搬到了朝阳这边就是偏东了一些,那这边就有点尴尬,就没有山了,这边比西边的话就更加的繁华一些,或者说他的这种选择的这种路线也更多一些,所以说大概在搬到朝阳这边之后,就开始了用 city walk 去代替爬山,然后城市里边的这种所谓 city walk,其实它的不太一样的点是什么呢?我觉得既然是city,你就避不开人文的概念,哪怕是一个路口你都会觉得非常有意思,哪怕是一个摆摊,一个旁边,哪怕是他在赶时间的一个送外卖的人,你都会觉得,嗯,他跟大自然是不一样的,就跟你去登山是不一样的。
03:37📍 隐藏的人文景观,协和医院东门外停放的电动三轮车,见证了陪护家属的临时栖息地。
在北京的这个 city walk 里面,你有过什么让你嗯觉得特别有意思,或者让你印象特别深刻的人文方面的东西吗?
大概是刚刚过年,年后回来,那时候城里人也不是很多,这样我就去了,也是自己随便找的一条路,应该是在二环里边,从北向南,从雍和宫出发,一直向南走到天坛,这一个路上距离大概 8 公里左右,其实也不是很远。为什么我印象比较深的也,他是挺很有意思,你比如说你去从地铁雍和宫站出来,就是在簋街的门口吗?大概那两三公里吧你会发现他其实身边都是好吃的,然后再往南走的话,你会发现你右手边应该就是协和医院。这个地方,其实我还挺有感触的。我那天去的时候是在一个晚上了,我是在协和医院的东门路过,然后你会发现那个地方它会有很多那种电动的三轮车,就和那种老年代步车一样,会停在路边。我会感觉到其实那个是给一些陪患者来看病的家属短暂的歇脚的,就类似于我们累了想自己返回车上坐一坐,他们就不需要去开一个宾馆然后去住宿了,他们可能就是在旁边短暂的停留,其实就是把这些小的三轮车、电动三轮车停到了人行道上边,然后锁在,就跟我们看到很多那种自行车会锁在栏杆一样,他们就会把好多的三轮车锁到那个边上,然后就是,嗯,方便的话上去歇一会儿。
噢,这些三轮车是谁安排在那个地方的? 我猜测应该是附近的人,比如说附近打印店的人,或者附近卖一些一级耗材的人,他们,嗯,就是类似于这是一个小的一个商业的模式,当然也可能是常住的这种长期住院的家属,他们自己准备的。
嗯,这个确实是,就是大城市才有的那种风景。因为北京的医疗资源比较集中,是周围的各种城小城市、县城那边都会跑来北京治病。
05:42📍 北京小众漫步路线,从房山线稻田站到宛平城的13公里,沿永定河西岸行走,欣赏开阔河道和远眺北京城景观。
我也想过去探索北京,因为北京它比较方正。我只知道有一条非常火的路线,就是北京中轴线,就沿着中轴线那条。骑行前门大街那套,对吧?
对对对对,就是中轴线。红瓷有没有什么就北京而言,一些比较小众的city walk 路线?
有一条线是你去到地铁的房山县的稻田这一车站,它应该是在西南的五环外边,然后从这个地方出来之后,你可以大概走个 13 公里左右的距离,你就可以到宛平城,就是卢沟桥的东边这个地方嗯。然后这条路线它是一个什么特点呢?它是沿着永定河岸,所以说它相当于是那种郊野公园的样式,基本上 14 公里的话得有大概都 10 公里,都是沿着永定河的西侧西岸去走的,因为它其实就没有红绿灯了,它都是在河的堤坝上这种路去走的,整个的速度会快一些,这样如果是 13 公里的话,它大概就是两个多小时、三个小时的样子。嗯,当然你可以慢一些,可能 4 个小时也肯定是够的。
从西南五环的稻田到宛平城。
对,到宛平城大概是在京港澳高速出境方向的路上,大概西五环。靠南一点点,反正整个这条路线都是在五环外。这条路的,很有意思点在,于是我去的时候,因为冬天,然后户外其实散步遛弯的人会比较少,然后整个路大概得有前 2/ 3 的路程,基本上没有什么人,就我一个人。最大给我的震撼是什么呢?是你向右看的时候,你相当于是在永定河的西侧,然后你可以直接用一个非常非常远的视角看到整个北京城,当然是北京城的西南角上,但是因为永定河,它这个整个的河道非常非常宽,就还挺震撼的,就有点像你在浦西,然后你去看看整个浦东的样子,那种感觉。
整个北京城是在河对岸,然后你隔着河去看
是的是的,而且这个河就是这条河,我觉得跟江一样宽,就非常非常宽。
07:44📍 培养城市空间感,红瓷喜欢先随机漫步,再查询建筑历史,甚至根据小区风格推测房价。
对,我有一个所谓的小的爱好或者习惯吧,就是我在家里的,没事的时候我会打开地图,我会看地图,每一个地方跟每个地方他们相对的方位。因为我们现在很多时候通勤啊等等,大多数人都会坐地铁,然后你对这个城市的认知非常不立体,你知道这一站在那站是下一站,但其实拿北京这个这么方正的城市来讲,其实你对是能够知道它是在东南西北上的,他很,很正 你都在地下穿梭
对对对,你一在地下,你对这个城市的空间感的认知只存在地下了,你其实地上是什么样子你都不知道。对,那么我呢?就是因为我觉得这样不好,然后我又是一个北漂,那么就是我会更关注于,比如说我去这个 city walk 的过程中,我看到一条建筑,那如果我觉得它很有意思,它的这个风格很有意思,那这个时候我不会去看地图,我会接着走完我的这个既定的路线,等我回家之后我会去想我那个位置遇到的是大概是哪个建筑?我去看地图,然后这个时候我就会对应上,噢,那个建筑原来是这个名字,是这个事情。嗯,比如是一个出版社,或者是一个老的电影剧院,或者是一个医院等等,或者是一个政府单位,这个事情其实很有意思。还有就是看一些商品房,一些小区,我会下意识我不做评判,主观的认为这个小区好漂亮。嗯,这个楼非常非常棒,然后它的绿化、它的结构等等都非常非常好。我会回去,到家之后我去拿地图去看它的房价是多少。欸,我觉得这个是挺有意思的一个事情。
09:17📍 拥抱随机与意外,尼克曾经被直觉引导,误入不该去的地方。
这个点我特别有感触,因为经常去徒步,还有 city walk。总有一种印象是我要规划好路线,然后我要尽量的看到我想看到的东西。那有时候可能你只选一个起点,然后跟着自己的直觉,跟着自己的感觉去走,也可能会有很多意外的惊喜,我曾经就尝试过,应该是在北京二环的一个地方,我就纯跟着这些感觉,我有感觉哪边好就往哪边走,结果那天走着走着我突然就感觉不对劲了,怎么大周末的行人越来越少?在二环内往里面走,走着走着就没有人了,然后就看到一条特别宽的马路,然后我想过马路,有个男的过来跟我说,这边最好不要过马路。除非你是去对面上班的,然后问我有没有拍照,让我把手机拿出来,把照片删掉,然后就看到很多辆红旗从街对面开出来。
去到了不该去的地方。
对,去到了不该去的地方,但是我这时候想就是打开地图看看这是什么地方,但是结果发现,欸,地图上查不到,但是我看到那个路牌写张自忠小学在那附近,后来我又去查一下张自忠小学是什么地方,然后我才发现我误入了中南海。
对,差点进去了。就是。
如果你是在北京这样的城市,用这种随机的方法去 city walk 的话,说不定真的会有非常奇妙的体验。所以说可能就是你怎么说呃?就我们日常工作当中有很多东西都需要我们去控制了,那其实 city walk 是给我们一个机会,让我们试图不去控制很多东西,接纳一些随机性可能更加的有惊喜一些。
**10:52📍 快速启动 City Walk 的方式,不必专门规划,从身边的附近开始,观察重复中的微小变化,与你的小世界加深链接。**其实我也是,就是从小时候开始就比较对东南西北也比较敏感,也是在北方的城市长大,北方城市大多数来讲还相对比较正,就是东南西北也比较正嘛。然后,嗯,如果你对东南西北不敏感的时候,其实你像天津和上海这种城市,沿着河道它的这个路就比较的弯曲,反而我觉得是一个更有意思的事情。我之前做过一个试验,我先去了一个我周边的地铁站,然后这个时候我大概知道回家的方向和路,然后我就也不用手机导航,我就直接盲走。我的完全的依赖都是每一个路口的路牌,我大概要走一段时间之后,我看到我熟悉的那条路了,我就能回去了。等我回去再看我的整个的行动的这个足迹的时候,我发现我绕远了,我走的也不是最正确的路。
但是这个过程很有意思。
但是这个过程非常有意思,这个有一个前提,就是你的手机要足够有电就可以了。
所以有时候也未必说我们一定要专门抽出一个周末,然后去规划一条路线,就 maybe 也可以从我们身边的每天经历的附近开始去探索,然后在这种日常的,比如说通勤的时候来给自己制造一点意外的体验,其实也是一种 city walk 的方式。
对对对。然后还有一点就是你提到是这个距离跟那个时间都不需要受限之后,就是如果你通行的路上,你可以每天都走路上下一段距离的话,你就善于观察,哪怕你从地铁回地铁站出来,回家的这几百米或者几十米的路程,如果你每天都走,你都会发现一些变化,比如说停在旁边的某一辆车在某一天突然变了,它走了。
对,所以你是从这种重复的日常当中发现它变化了的东西。
是的,就是重复的其实也是有变化的,也挺有意思的,善于观察还挺好玩。
嗯,因为我自己会觉得在大城市生活久了,我会越来越没有实感,因为大城市的生活就是我出门就打车嘛,下楼就坐车,到了地方又就上楼,就感觉是从一个盒子移动到另一个盒子。可能我在这个地方住了两年,我也只知道这个小区,但是我不知道这个小区的附近有什么东西,然后他们每天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其实在大城市漂泊的很多人就会觉得没有那种扎根的或者说有归属感的感觉,觉得自己飘来飘去。那其实,嗯,我们要找到那种扎根的感觉其实是需要很多深度关系的,无论是与人呐,与事情、与物品,甚至于一个城市去建立这种深度关系,都可以让我们多一些归属感。那其实我觉得
非常同意
对,city walk 其实就是与一个城市去建立亲密关系的一个特别好的方法,可以不用。嗯,那么正式的去规划可以先从你身边的这种日常的附近,开始探索起来。
**13:41📍 广场、政府大楼以及火车站,短时间闻嗅一个陌生城市的脉搏。**如果你有兴趣的话,你去对这个城市想要更好的了解,其实你可以在三环坐一条那个公交叫300,它是围绕着三环主路上转圈的,尤其在东三环,都是最经典的北京的CBD,然后西边的话就会相对来讲是一些机关单位等等。反正我觉得 300 路还是挺有代表性的。
之前的话,我在之前的工作里边我也会出差去云南,去昆明,可能一住个两周或一个月,这种情况,和我在现在在北京这些常住按年去计算的长期的居住来讲,你短暂比如说你一个月的时间内你去一个城市了,其实你是很难有足够的时间把这个城市完全了解清楚的。那这个时候你就要去抓住一些重点,比如说我会比较感兴趣的是什么呢?首先是这个地方最热闹的广场,其实不是公园,是广场,所谓的人民广场,人们聚集的这种地方。然后第二个地方就是政府附近的路,因为政府附近的路相对来讲比较宽,它有一些标志性的,这些机关单位跟公司都会拥抱在这个政府附近,所以说你能够比较感受到这个城市的建设状态。对,嗯,然后还有一点我觉得你可以关注,如果是短途的话,你一定要关注一下机场和火车站,其实你会发现每一个机场和火车站的这个枢纽,就是你比如说从火车站出来,我去坐上出租车,然后你去转开转转下他的互通,然后去到他的这个所谓城市的道路这个过程,嗯,包括这个火车站离这个闹市区有多远这些其实,嗯,我会以,我会从这些方面去观察这个就是快速浏览这个城市吧。
15:24📍 在城市中建立自己的窝点,人与城市建立深度关系,并不需要去很多景点打卡,而是你的人生阶段与这座城市发生的关联。
我想问问一个问题,你之前在北京的时候,你如果给我推荐一条路线,你会推荐哪一条呢? 我总共在北京生活了大概三年吧,加起来我在东北五环住过望京,然后住过西北六环,住过海淀,然后也住过南三环,就住过丰台。我会有一个感觉是每个人对于一个城市它的窝点都是不一样的。然后这个窝点其实是和他在这个城市发生的故事、人、事、物是紧密相关的。我会觉得当你对一个城市建立链接的时候,其实你并不需要去很多景点打卡
其实你问我对北京的回忆,我肯定不会说是天安门广场,我也不会说是雍和宫,也不会说是颐和园。对,但是更重要的是,就是你的人生的某一个无论是美妙的还是难受的阶段与这座城市发生了关联,然后你从此才会对一个城市有比较具身的实感。那我们其实每个人是需要在这个城市有一些自己的窝点的,然后这个窝点可以是你以前经常,比如说下班之后经常和同事去喝酒的地方,或者是你来北京吃的第一顿饭的地方。对,它其实是很个人化的去承载你记忆的东西。对,所以我希望是大家自己去和一个城市去建立关系,建立链接
很主观。突然间想了一个,就是之前的公司的那个写字楼,因为你 BU 那可能是第一份工作,我是待了一年多左右,然后那个时候每天通勤的时间非常固定,早八晚五这种状态。对,那个地方你现在一去有,每次有路过,有回去你会发现非常的熟悉。对,你就会被迫,很自然的会想到你之前那一年的工作的那些琐碎的事情,对的,跟一些认识的人等等等等,好事坏事你都会,就是能够让你瞬间就回忆起来,其实很多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那种掺杂着个人情感的建筑物,什么地铁站等等
那北京可能承载了太多故事,太多人的太多故事,对吧?我觉得这也是这个城市就很有魅力的地方
对,有人地方才有江湖嘛。是吧,他还是热闹一些,有这种城市气。
👣
延伸挑战
No comment
00:00
/ 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