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龙门阵的实习生菜头,今天这期不是聊人类的故事,而是我家小猫果果关于肠胃炎的一段有点惊心动魄又满是试错的经历。
果果是一只非常可爱的美短,刚开始它只是偶尔吐吐毛球、猫粮或者一点黄水,这个其实挺常见的,分别和小猫排毛球、吃饭吃太快或者空腹太久有关,一般来说只要精神状态很好就不是啥大问题。但有一天,果果她突然开始频繁的呕吐,一天三四次,还开始拉肚子。然后我就立刻带他去宠物医院检查,结果查出来是胎儿三毛滴虫感染。
这是一种主要寄生在猫咪肠道中的单细胞原虫,会导致慢性腹泻、便血等症状,治疗起来其实比较麻烦。医生开了罗硝唑,是一种硝基咪唑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抗厌氧菌和猿虫感染。罗硝唑其实在中国尚未获得作为兽药的批准。但是在欧盟,罗硝唑是合法的兽药,但是使用范围是受限的:仅限于非食品动物,比如宠物猫、鸽子等。我们在宠物医院买这个药其实是所谓的水货,但是没办法,你只能相信医院卖给你的是真药。其实宠物的疾病有挺多都是这种情况。那么喂这个药的时候还要戴手套,因为这个药它对人类是有潜在致癌风险的,这就是它没有获批作为人药使用,以及很多国家连兽药也不给用。同时还需要将果果和家里的另一只猫咪隔离排泄,避免交叉感染。
那段时间其实我是非常焦虑的,因为医院是吃药一周后才复查,但是我根本就等不了,于是我就马上买了一个显微镜,开始复习高中生物。果果一拉屎我就追着取样,然后放在显微镜下面看。比较幸运,从第三天开始就几乎看不到虫子了,一周后基本就痊愈,去医院复查也转阴了,那时候才松了一口气。但是过了两个星期,果果又开始吐了,这时候就非常的紧张,因为胎儿三毛滴虫感染一般被认为是不可完全治愈的,只能治疗症状,但是会一直携带这个寄生虫,免疫力差的时候其实它就容易复发,但是在去医院检查后的结论是没有复发,但看到不少杆菌,可能是滴虫感染后的肠道菌群失调。
那么治疗方案就是抗生素先杀死有害菌,停药后再喂益生菌。但问题就是用药期间好转,一停药可能过几天他又开始吐,现在进入了反复循环。还发现,就是吃湿粮的时候基本不吐,但是吃干粮它就吐。但果果又不爱吃湿粮,得一口一口喂。那段时间试了各种方法,慢食碗、垫高食碗(就是防胃食管反流)、吃换毛膏、控制冻干。每种这些方法都有那么一点用,但都不是根本。在折腾了这么久之后就开始系统性的去研究猫咪肠胃问题,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实,就相比人类还有狗狗,猫咪的消化系统其实更加的敏感和复杂。从生理结构上说,猫咪的肠道它相对比较短,食物通过消化道的时间也比较快。这本来是为了适应它们作为纯肉食动物的生活方式,但是这也意味着,一旦它的肠胃出现问题,症状会比较明显,然后恢复也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更重要的是,猫咪的肠道菌群非常的精细,就像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任何外界的干扰:比如抗生素治疗、猫咪的应激反应、还有饮食改变,都有可能打破这个平衡,引发连锁反应。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果果在治疗三毛滴虫之后又出现了细菌性的肠胃炎。
那么小猫长期呕吐或者说慢性呕吐到底有哪些常见的原因呢?我可以把它们大概分成几大类。首先是感染性的因素,就寄生虫感染是最常见的,除了我们遇到的三毛滴虫,还有各种腺虫、滴虫等。大部分寄生虫可以通过驱虫解决,但是滴虫它是市面上所有的驱虫药都没有把它涵盖在虫谱里面,然后细菌和病毒感染也很常见,特别是多猫家庭或者刚从外面收养的流浪猫,就比较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第二类是食物相关问题,就是猫咪对食物的要求其实是很苛刻的。有些猫它对特定的蛋白质过敏,比如什么对鱼肉过敏,对牛肉过敏,那么你就要一种一种去试。有些对干粮中的谷物不耐受,还有些对食物添加剂过敏。进食的方式也很重要,比如吃太快、食碗的位置太低,致他胃食管反流、或者长期空腹,都可能会引起呕吐。
第三类是环境和心理因素,这个经常被忽视,但其实很重要。猫咪是非常敏感的动物,搬家、新成员加入,甚至主人的情绪变化,都可能引发应激反应,然后表现为肠胃问题。后来回想那段时间果果开始出现比较严重的症状的时候,正好是刚搬完家不久。
最后一类是器官性疾病,这是最需要重视的。其中一种是胰腺炎,胰腺炎在猫咪中还算比较常见,也比较危险,急性的胰腺炎是会危及生命的。然后有个比较矛盾的地方,长时间不吃饭可能会诱发胰腺炎,但是猫咪呕吐发作时又需要禁食足够长的时间,避免过量进食会加重肠胃和胰腺的负担。胰腺炎的诊断主要是依靠血液检查中胰酶和白细胞的水平,配合超声检查确认胰腺是否肿胀或者有其他的异常。如果确诊胰腺炎,一般是要输液治疗的,然后控制炎症和疼痛。还有一种更复杂的疾病叫做IBD,也就是炎症性肠病,英文叫做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这个病的症状也包括了慢性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的这个病比较复杂。为什么复杂呢?因为它其实没有非常明确的致病原因。它表现为一种综合征,然后这个是由胃或肠道对慢性刺激的特定反应引起的,表现的话就会是胃壁、肠壁的增厚。这样会造成猫咪更难的吸收营养,也更难将食物输送到肠道内。一般医院诊断这种疾病的话,是会先把前面说的所有的因素都排除掉,然后才考虑会不会是IBD。然后确诊 IBD 的话需要通过手术获取肠道组织进行病理学的检查,其实这是个比较有创的过程,所以一般来说不会优先考虑这个疾病。如果真的是 IBD 的话,是可能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还有特殊的饮食管理来去治疗的。
还有一些是生理性的因素,比如吐毛球那其实是正常的现象,如果毛球过大或者排出不畅,才需要特别的关注。理解了这些原因之后,我开始意识到猫咪的肠胃问题不能只盯着一个点,而是需要系统性的排查和调整。但是真正的转机来的很意外——是在上个冬天。我是在南方,南方的冬天虽然不算特别冷,但是因为没有暖气,所以室内有时候还是比较湿冷的。家里有个放在座椅上的电热毯,果果在开了之后就很喜欢趴在上面,然后没想到从那之后他的呕吐症状就明显的好转了。当然这不是万能的解决方案,但至少对果果来说,环境温度确实是它的一个关键因素。果果现在是已经完全恢复了,回头看这几个月的经历,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系统性的去思考猫咪的健康问题,很多时候我们甚至是宠物医院都容易被单一的症状牵着鼻子走。但实际需要从各个角度去综合分析它体现出来的一个症状,这主要是因为小猫不会说话,所以我们需要想的更多。
那么如果你家的猫咪也有类似的肠胃问题建议还是先从基础的排查开始做好,比如寄生虫、感染、食物过敏测试、环境因素,必要的时候做各种的检查。不要忽视看似不是很相关的因素,比如温度、应激、甚至主人的情绪状态。当然我也不是专业的兽医,这期的分享更多是从我个人的经验来做一些总结,遇到严重或者持续的症状,我们还是要及时去就医,配合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那么感谢收听,我是菜头,希望每只小猫都能健健康康,我们下期再见。
No comment
00:00
/ 11:12